发展生态建筑需要建筑改造行业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我国发展需求正向低碳经济转变,而低碳经济中绕不开的一环就是建筑节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能耗在大幅度上升,建筑总能耗将接近全国能源消耗量的一半,因此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刻不容缓,但是建筑节能工作复杂而艰巨,它涉及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涉及多主体、多方面,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建筑节能关系到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我国现有的建筑面积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的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但能耗标准的缺失和企业盈利困难缺乏参与热情却是行业发展缓慢的两个重要原因。
在能耗标准方面,由于建筑涉及多方面,因此在能耗方面需要在定额和计量上有标准才能更为客观地显示节能效果。目前来说,国外追求的高效率设备,运行时间比较长,能够“用着省”。而国内的建筑能耗情况和设备使用状态和国外有所不同,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能源消耗总量为约束,在能源需求侧管理和机电系统效率提升并重,在设备使用上有着与国外不同的规律,我们实际情况更多的是“省着用”。我们未来建筑节能的目标将为“降低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如果未来我国可以在建筑能耗标准上针对总量做出约束性的标准,可能更合乎国情,也利于行业的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4月15日发布了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的实施,预计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
而在企业盈利困难方面,徐珍喜认为,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缓慢与企业盈利低廉脱不开关系。以改造为例,以往的固有企业经营模式,主要依靠节能改造之后节省下来的能源换取的现金价值以及压低改造成本,盈利相对而言都比较低。
但如果在改造时,不仅仅单纯地以节能为出发点,而是以节能为基础提升改造后房屋的使用品质,“一栋办公楼,以前的租金是每平方米9元,如果做节能改造,回收1元的节能盈利,比较低。如果做以节能为基础的综合改造提升品质,改造后办公环境品质提升,租金可能从每平方米9元变成20元,那么回收的期望收入将大大提高,盈利也将大大提升。 ”徐珍喜举例道,他表示这样做大增量的商业模式将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而此次与北京金茂绿建的合作也正是试图尝试在这些方面作出努力,为行业发展探索出更为可行的盈利模式。
诚然,如今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仍在依靠国家的补贴,而这并不是促进行业走向成熟的长久之计,未来必定需要完善市场机制。
以我国现状来分析改造旧有建筑面临多重困难,例如居民建筑情况各异很难协调,因此从公共建筑入手更为容易。他提出在公共建筑改造时实施以节能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造,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一些运营不好的酒店进行包括节能的综合改造将其打造为高端、适合现在社会需求的写字楼,改变它的用途、定位,还有一些经营惨淡的商场接受改造变成创意办公室等。如此一来,不仅仅能够为国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可以响应国家号召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而且还能给改造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